懒把茱萸插满头,年来萧索不堪秋。飞霜入鬓频临镜,落日惊心独倚楼。
木叶已看辞干尽,菊花空自傍篱幽。柴门端望白衣使,一对青尊解暮愁。
和顾伯龙邑侯九日感怀。明代。王天性。 懒把茱萸插满头,年来萧索不堪秋。飞霜入鬓频临镜,落日惊心独倚楼。木叶已看辞干尽,菊花空自傍篱幽。柴门端望白衣使,一对青尊解暮愁。
王天性(一五二六—一六○九),字则衷,号槐轩,晚年别号半憨。汕头外砂镇林厝村人。明世宗嘉靖三十一年(一五五二)举人。官盱眙县教谕、丰城县令、上高县令、南昌府通判。穆宗隆庆二年(一五六八),以忤上司早赋归田,肆志于山水诗酒间,尝作《半憨先生传》以自况。著有《半憨集》。清冯奉初《潮州耆旧集》卷一六、吴道镕《广东文徵作者考》卷四有传。王天性诗,以清宣宗道光二十六年(一八四六)成式堂藏版《半憨集》卷上所收《澄海金砂王槐轩先生遗草》为底本。 ...
王天性。 王天性(一五二六—一六○九),字则衷,号槐轩,晚年别号半憨。汕头外砂镇林厝村人。明世宗嘉靖三十一年(一五五二)举人。官盱眙县教谕、丰城县令、上高县令、南昌府通判。穆宗隆庆二年(一五六八),以忤上司早赋归田,肆志于山水诗酒间,尝作《半憨先生传》以自况。著有《半憨集》。清冯奉初《潮州耆旧集》卷一六、吴道镕《广东文徵作者考》卷四有传。王天性诗,以清宣宗道光二十六年(一八四六)成式堂藏版《半憨集》卷上所收《澄海金砂王槐轩先生遗草》为底本。
禽言四首 其三。明代。朱应辰。 婆饼焦,小麦黄熟长齐腰。刈麦作饼婆为喜,岂料南山日日雨。雨多麦损不可食,虽欲婆嗔那复得。
送郑叔车还乡。明代。张孟兼。 晚秋气始肃,远客早知寒。登舻越重河,长路浩漫漫。郑君去故国,水宿更风飧。因兹搆沈绵,伏枕在江干。昔年仕朝簪,济济仪鹓鸾。有子长阶庭,娟娟秀芝兰。兵压隔温凊,恨不生羽翰。流言日纷起,念之热肺肝。燕山尚冰霰,汴水犹波澜。既忧滫瀡阙,复恐衣裳单。未知亲定所,岂悼行路难。愿学朱寿昌,历访遍川蛮。望云朝屡怅,见月宵永叹。睽违十五载,梦寐何时安。一旦遇中途,两恨共相看。阿儿悲且喜,揾泪不能乾。阿父病随愈,倾倒为汝欢。细询尽故旧,相语夜向阑。几人乱离后,骨肉能尔完。况乃四十指,举族无一残。会当返故里,高堂舞斑斓。因事尚留滞,遣子先往观。急归报尊长,庶使众心宽。忝予同乡邑,羡伊子职殚。移忠谅由孝,踵美登王官。荆花既烨烨,桂树亦团团。好将丹一寸,书入青琅玕。
天仙子。清代。龚自珍。 古来情语爱迷离。恼煞王昌十五词。楚天云雨到今疑。铺玉版,捧红丝。删尽刘郎本事诗。
送李五。唐代。王昌龄。 玉盌金罍倾送君,江西日入起黄云。扁舟乘月暂来去,谁道沧浪吴楚分。
荣木。宋代。范成大。 薰风南来,木荣於兹。木荣几时?黄落从之。逝其须臾,坐成四时。今我不学,殆其已而。天旋地游,日月其根。形息气徂,不亡者存。去乡离家,莫肯过门。猗欤先师,不我疪陃。褰衣示珠,俾我复旧。自我来归,十年不富。孰蠹孰蛊,惟汝自疚。冉冉荣木,霜华将坠。天黑路长,屹蹶可畏。隶也不力,奚取六骥。脂车著鞭,一息而至。
酬杨比部员外暮宿琴堂朝跻书阁率尔见赠之作(作王维)。唐代。卢照邻。 闲拂檐尘看,鸣琴候月弹。桃源迷汉姓,松径有秦官。空谷归人少,青山背日寒。羡君栖隐处,遥望在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