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雨风吹尽,东池一夜凉。伏流回弱荇,明月入垂杨。
石竹闲开碧,蔷薇暗吐黄。倚琴看鹤舞,摇扇引桐香。
旧笋方辞箨,新莲未满房。林幽花晚发,地远草先长。
抚枕愁华鬓,凭栏想故乡。露馀清汉直,云卷白榆行。
惊鹊仍依树,游鱼不过梁。系舟偏忆戴,炊黍愿期张。
末路还思借,前恩讵敢忘。从来叔夜懒,非是接舆狂。
众病婴公干,群忧集孝璋。惭将多误曲,今日献周郎。
宿荐福寺东池有怀故园因寄元校书。唐代。李端。 暮雨风吹尽,东池一夜凉。伏流回弱荇,明月入垂杨。石竹闲开碧,蔷薇暗吐黄。倚琴看鹤舞,摇扇引桐香。旧笋方辞箨,新莲未满房。林幽花晚发,地远草先长。抚枕愁华鬓,凭栏想故乡。露馀清汉直,云卷白榆行。惊鹊仍依树,游鱼不过梁。系舟偏忆戴,炊黍愿期张。末路还思借,前恩讵敢忘。从来叔夜懒,非是接舆狂。众病婴公干,群忧集孝璋。惭将多误曲,今日献周郎。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
李端。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寻芳草 本意。。丁澎。 嫩碧微烟笼。踏青时、芳菲谁共。绣鞋儿、却被香尘拥。挽不住、王孙梦。拾翠几寻思,笑然着、合欢闲弄。茜裙飘、撩得蔷薇动。零乱了、钗头凤。
繇佛山溯流仙城望海珠寺。明代。谢元汴。 敢以批鳞笔,来探江上珠。流多兴废事,写出霸王图。黄纛蛮君贵,牂牁汉迹孤。不须临碣石,炎澥小蓬壶。
次韵舍弟江上。宋代。王安石。 岸红归欲稠,渚绿合犹晚。晴沙上屐轻,暖水随帆远。吹波戏鱼动,掠叶飞禽返。著意觅幽蹊,桃花悞刘阮。
自厦门泛舟渡台湾海中见夕阳感赋。。俞明震。 自浮沧海送残阳,渐觉閒身人莽苍。一掬酸辛成独往,无边天水共微光。风樯隐隐开元气,朔雁声声吊战场。凄绝一更初魄语,故人相望涕成行。
枕烟亭听白三琵琶 其一。清代。邓汉仪。 白狼山下白三郎,酒后偏能说战场。飒飒悲风飘瓦砾,座间人似到昆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