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冠始昏宦,常依甥馆居。老窃冰清誉,亦挈女婿俱。
衰壮每相笑,不必定异趋。王翁述过庭,倭曾皆可模。
今我奚汝益,世论方贱儒。殖落卜周乱,承羞匪一夫。
颓龄复何觊?经训聊自娱。秋灯渐可亲,示子以故吾。
寓斋杂述 其三。清代。陈宝琛。 弱冠始昏宦,常依甥馆居。老窃冰清誉,亦挈女婿俱。衰壮每相笑,不必定异趋。王翁述过庭,倭曾皆可模。今我奚汝益,世论方贱儒。殖落卜周乱,承羞匪一夫。颓龄复何觊?经训聊自娱。秋灯渐可亲,示子以故吾。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
陈宝琛。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早曾拜疏乞归田,羁绊虚名又几年。道德愈难期往哲,事功无复望时贤。
宦情似水年来淡,乡思如旌日自悬。老病放还蒙帝力,不知何以答皇天。
天顺元年六月初十日上章告老未允十一日又请十三日又请至二十一日蒙允出京师舟中赋七首 其五。明代。薛瑄。 早曾拜疏乞归田,羁绊虚名又几年。道德愈难期往哲,事功无复望时贤。宦情似水年来淡,乡思如旌日自悬。老病放还蒙帝力,不知何以答皇天。
八音歌二首答黄鲁直 其一。宋代。晁补之。 金兰况同心,莫乐心相知。石田罹清霜,念此百草腓。丝看煮茧吐,士听愤悱语。竹马非妙龄,美人恐迟暮。匏系鲁东家,今君尚天涯。土膏待阳瘅,气至如咄嗟。革薄不可廓,士迫下流恶。木无松柏心,蝎处蝼蚁托。
旱。清代。孙元衡。 闽人虚畏甲申雨,海客真愁己卯风。千里霞光当日暮,一痕虹影在天东。尧忧不离耕桑事,禹贡难忘战伐功。绠短汲深增百虑,那因妻子念途穷。
徐惟得冲漠斋又题八绝 其二 白云洞。明代。胡应麟。 石洞苍茫闭水帘,碧窗云冷玉龙潜。不妨行雨邀巫峡,犹记为霖出傅岩。
和黄循斋送景正辅户曹之夔三首。宋代。阳枋。 要路倦登临,渊明径好寻。卷收名利帜,揭示圣贤心。明使千家满,霜从两鬓侵。逃空三峡客,属耳听蛩音。
入施州杂咏六首 其一。明代。潘希曾。 匹马空山日易移,裹粮篝火傍崖炊。谁言野食无供帐,鸟作笙箫树作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