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七十一,今朝是七十。长而无述焉,既老复何益。
虽有读书乐,患失又患得。患失是伊何,去日已蹉跎。
患得是伊何,来日苦无多。聪明虽不逮,精神未有害。
笔秃锋铓少,指柔龙蛇在。宛然一书生,可笑亦可爱。
且将未死身,暂作不死人。所幸我刘友,供馈不停手。
从者五七人,素饱为日久。如此贤主人,何愁天数九。
至日自讼谢主翁。明代。李贽。 明朝七十一,今朝是七十。长而无述焉,既老复何益。虽有读书乐,患失又患得。患失是伊何,去日已蹉跎。患得是伊何,来日苦无多。聪明虽不逮,精神未有害。笔秃锋铓少,指柔龙蛇在。宛然一书生,可笑亦可爱。且将未死身,暂作不死人。所幸我刘友,供馈不停手。从者五七人,素饱为日久。如此贤主人,何愁天数九。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号卓吾,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等。历共城教谕、国子监博士,万历中为姚安知府。旋弃官,寄寓黄安(今湖北省红安县)、湖北麻城芝佛院。在麻城讲学时,从者数千人,中间还有不少妇女。晚年往来南北两京等地,最后被诬下狱,自刎死于狱中。其重要著作有《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史纲评委》。他曾评点过的《水浒传》、《西厢记》、《浣纱记》、《拜月亭》等等,仍是至今流行的版本。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号卓吾,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等。历共城教谕、国子监博士,万历中为姚安知府。旋弃官,寄寓黄安(今湖北省红安县)、湖北麻城芝佛院。在麻城讲学时,从者数千人,中间还有不少妇女。晚年往来南北两京等地,最后被诬下狱,自刎死于狱中。其重要著作有《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史纲评委》。他曾评点过的《水浒传》、《西厢记》、《浣纱记》、《拜月亭》等等,仍是至今流行的版本。
拟游慈恩寺用涯翁韵。明代。邵宝。 春残才作探春行,古寺寻僧懒问名。近海景多频立马,对花情剧更闻莺。镜湖敢乞君分赐,宝地偏教佛主盟。却忆江南如画里,万峰青接水边城。
题润瑶家一款武夷岩茶——马头岩肉桂。。张伯元。 忽来方外香,欲言言不得。为问识广者,一时皆语塞。
中渡至西俄洛。清代。和瑛。 朝渡雅隆江,浮梁乃舟造。山谷为我庐,又入西南奥。深林蔽天日,人迹真罕到。凛冽刺毛骨,猬缩马牛踔。小憩麻盖中,有如出冰窖。谁知镜海上,雪比琉璃曜。日华炫素彩,护眼青丝罩。卅里波浪工,白霓愁远峤。所欣阴曀合,绝顶快览眺。四围山卧平,万叠云垂倒。仆从忙戒严,此间多劫盗。潜居黑帐房,长年无井灶。弓箭各在腰,刀剑时悬鞘。斯言咄可怪,我乃粲一笑。饥户守荒山,荒山多虎豹。呼取来坝来,为我作向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