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光欲凝不惊风,月色初睛若发蒙。
羁客不眠诗未就,游人半醉夜方中。
荒城熠耀相明灭,野水芙蓉乱白红。
知欲访僧同寂寂,应怜病懒畏烛烛。
宿雨初干试火城,端居无计伴游行。
厌看门外繁星动,想见僧窗一点明。
老罢逢春无乐事,梦回孤枕有乡情。
重因佳句思樊口,一纸家书百镒轻。
次韵王适上元夜二首。宋代。苏辙。 灯光欲凝不惊风,月色初睛若发蒙。羁客不眠诗未就,游人半醉夜方中。荒城熠耀相明灭,野水芙蓉乱白红。知欲访僧同寂寂,应怜病懒畏烛烛。宿雨初干试火城,端居无计伴游行。厌看门外繁星动,想见僧窗一点明。老罢逢春无乐事,梦回孤枕有乡情。重因佳句思樊口,一纸家书百镒轻。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三台令 其五。。刘蘅。 江畔。江畔。独立昂头霄汉。秋晴月色凄盛清。催诗试我性灵。灵性。灵性。水淡烟柔风劲。
送徐隐父宰余干二首。宋代。黄庭坚。 天上麒麟来下瑞,江南橘柚间生贤。玉台书在犹骚雅,孺子亭荒只草烟。半世功名初墨绶,同兄文字直青钱。割鸡不合庖丁手,家传风流更著鞭。
卢通议挽词三首 其一。宋代。范纯仁。 耆旧今多少,唯公景德人。家邻吴市卒,名重汉廷臣。路在犹耕月,门閒似送春。空堂馀画像,彷佛旧精神。
从美人家折得桃花一枝归供胆瓶。清代。孙原湘。 折得天台顶上枝,争开已近十分时。祇缘来自倾城处,顿觉生成绝世姿。物但关情皆可爱,事真入手不嫌迟。人间多少娇红色,不种伊家不耐思。
奉怀太史公用尽字韵。明代。方孝孺。 隆替存恒期,含生会当尽。独遭诬枉搆,既往有馀悯。哀彼草昧初,遗黎困戈盾。英雄逞割据,未暇分牡牝。公来作蓍龟,王略见封畛。上为宗社镇,下为邦国准。旂常揭日月,钟罄罗簴簨。讽谏陆贾多,制作张华敏。格天诚密运,恤物涕潜陨。气回穷冬温,力导大川引。竭忠职调护,垂老辞疾疢。谓可乐桑榆,相从拾芝菌。安知事乖谬,玄造独何忍。颠顿万里行,流离阖门殒。所馀巳无几,犹受饥冻窘。自顾受深知,无能效赒赈。是非属公议,不以穷达泯。终古仰大名,昭回配箕轸。纷纷荣辱论,百世同一哂。三叹秋风前,目送高飞隼。